图片展示

精准扶贫在出发,扶困养老在行动

发表时间: 2019-07-10 06:47:22

作者: 北京启爱公益基金会

浏览: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启爱基金会精准扶贫项目在添新丁,安颐养老启爱在行动,让每一名特困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


2019年7月1日起,启爱大家庭又添新成员,扶困养老,针对特困老人群体,启爱在行动,继95岁老人之后,基金会的长期项目“安颐养老”正式立项上线了。

https://gongyi.qq.com/succor/detail.htm?id=213884

据人口学家预计,目前,中国老人数量已达3.7亿,其中近31.5%没有基本社会保障,17.8%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如果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到2035年, 65岁以上的人群将占到中国人口总量的28%。如此快速的人口老龄化,再加上劳动力向一线城市聚集、年轻一代传统的孝道道德观念的下降和社会养老保障的不健全等因素,使老人养老存在很问题,安颐养老项目为精准扶贫项目,为项目内帮扶对象提供,生活补助津贴,购药帮扶以及精神抚慰活动,让每个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安享幸福,颐养天年。  

 老年人自养能力较低。这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较低,一年辛苦下来,除了必要的开支已所剩无几,特别是不发达的农村收入更低;二是给孩子成家和盖房子是农村人的最大开支,许多家庭把多年积蓄花光,甚至还背上外债;三是由于传统观念影响,农村老年人在劳动年龄阶段创造的财产收入基本上都用于子女婚嫁及家庭投资,而不是靠自己的储蓄来养老。因此,到了老年,经济上只能依赖子女,由于代际之间经济交流存在严重的不平等,老年人的赡养费用远远低于供养子女的费用。 此外,随着教育消费的增加和医疗制度改革,使农村许多家庭本已拮据的生活更加贫困,有的负债累累。现在的孩子从上小学至初中、高中、大学,其花费是过去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农村人也已认识到读书是改变个人和家庭面貌的重要出路,宁愿自己受贫,也要供养子女上学,这也使老年人成为家庭边缘人而被忽视、歧视,甚至虐待的一个现实因素。  

 “与鸡为伴“的晚年   

老人今年86岁,单身,老人年迈背驼,前几年还在坚持农田的劳作,闲时去村子的池塘里摸些螺丝去卖,赚些零花钱,补贴家用。现在已经不能负重劳作了,他仍很勤劳,平时骑着三轮车捡拾柴木,自己生火做饭。家里养着一只老母鸡,陪伴老人的生活。                                                                  

  “多子多福”的无奈   

老两口一生有七个孩子(五男二女);可谓多子多福,伴随着年龄的增加,五个儿子相继成家,大儿子去世,老人和小儿子一起生活,小儿子2015年因病去世,媳妇精神病失踪,留下一个小孙女老两口抚养。     进才老人年纪大又患脑梗走路不方便,亲亲胯骨骨折下的钢板拄双拐。老人行动不便不能煮饭吃,大女儿智障不会照顾人,二女儿家离这里有五公里过来也不方便。后经村委协调三个儿子轮流给老两口送饭。平时有啥事二女婿管。   孩子们除了送饭过来,平时就两位老人照顾小孙女在家      

 95岁的“孤独坚守”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们不会相信,更无法想象一个95岁的老人没有收入来源,是如何一边照顾瘫痪在床的儿子,一边把仅有一个月大的孙子抚养长大的,了解了老人凄惨的境遇,不尽心酸落泪 。

我们做什么   

本项目为基金会长期项目,每6个月为一个帮扶周期经过志愿者的实地走访后,对每一名帮扶对象进行评估后确定帮扶形式及救助款发放标准,并为老人建档立卡,确定老人的切实需求,在为期半年的帮扶期内,按月为帮扶对象依据标准发放生活补助津贴,对于有用药需求的对象,提供购药帮助,在帮扶期内,聘请百名专业精神扶助人员为广大老人提供形式多样的精神帮扶,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安享晚年。       


京ICP备20021341号-1   北京启爱公益基金会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3310号           

北京启爱公益基金会

地址: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十四街9933D215

电话:010-56532207


我要求助
TOP
我要求助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 二维码
求助申请电话
13120382119
固定电话
010-56532207
E-mail地址
1740946535@qq.com
二维码
TOP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